20190411123149925
00
139-2215-8003
24小时服务热线:

冯晓凯:优衣库抓牢新趋势下的消费者“神经”

浏览: 时间:2020-04-05

  最近我看了一部美国科幻电影--《美国队长3》,里面的超级英雄着实让我羡慕不已,剧情也围绕着“超级英雄哪家强”的噱头来吸引着我,让我这个有英雄情结的人不得不欣赏了这部电影,据说实际电影票房已突破10亿了,每一个成功的超级英雄背后都有一群小金库,所能带来的粉丝经济价值是非常大的,这就看怎么搞剧情与噱头了,其实就是在深度研究粉丝咯,剧情要打破原有的常规性,要高预期的满足粉丝想象还不能破坏超级英雄的形象,电影里面可不就这样嘛?谁也没放倒谁,也看不出谁错,即使错了,根据人物性格也错的合情合理,放到服装上可能就要达到“不疯狂!无品牌”的状态了,研究粉丝越精准票房就会越高,这可能是最近几年类似于这种拥有粉丝群体的高票房电影的原因,也可能是粉丝经济下,服装品牌重要突破点之一!

  与电影市场截然相反的是近期不太景气的中国服装市场,服装人常说中国人消费理性了、消费不景气了等等,其实我个人观点是这个问题得从两个方面去看,第一是消费理性化的问题,毕竟消费者每天都在经历,每天都在体验新的环境,然后形成新的意识形态,新的意识形态就带来新改变嘛,第二方面是进入粉丝经济时代,服装市场已经由原来的需求消费转变为“神经消费”,从电影市场当中就能可见一斑。

  那我们通过电影看消费者的“神经”啊,第一层级是转换,比如美国队长3是从漫画书面到大荧幕的环境转化,这对粉丝来说形成了一种巨大的吸引,因为从一个相对单调的书面这种常规的体验环境转化到另一个全新立体的,视觉震撼的体验环境,这个是非常厉害的,在我看来现在热炒的VR,确实是趋势,但稍显夸大,毕竟面料的触感根本达不到现实体验状态,但它确实是在围绕体验二字在不断深入,那第一“神经”既体验;第二层级是真的“神经了”,就比如说我吧,定期去电影院买票看电影,每到一个间隔周期(最多也就一周而已),我就会产生一种好久没有看过电影的心里恐慌出来,不去就会感到一种奇妙的“烦躁”,太神经了,其实这和诳街是一个道理,习惯定期逛街的消费者,购买动机已经彻底改变,体验式的冲动消费与粉丝情结消费在整个消费份额当中越发的占比越大,买的衣服可能不穿,但会买,在60、70后来看就是神经啊,你是不是已经忘记了上次是什么时候,因为真正的需求而去购买服装了呢?虽然我们可以说不穿衣服不行啊,但这种基因需求已经被压在消费者心里太深太深了,所以第二“神经”既‘消费神经”。

  最近正好在关注优衣库,优衣库在“粉丝”与“神经”上可以说做的确实不错,第一是今年 “2016 UT大奖”设计比赛,选拔3000位来自世界各地的极富想象力的参赛者,皆以迪士尼·皮克斯电影中的友谊为主题进行设计,然后四位来自皮克斯动画工作室的制片专家,共评出28款获奖作品,在中国大陆地区所有优衣库门店和官方网络旗舰店陆续发售,同时也将在16个其他优衣库所在的国家和地区发售。谁能比粉丝自己更了解粉丝呢?那就让粉丝来决定卖给粉丝自己的衣服。

  第二是与迪士尼的跨界合作,上海迪士尼的火爆程度大家肯定有所耳闻,可以看出神经二字嘛?消费者明明知道人多还要去体验一把,上海迪士尼五一小长假接待11万人次,试运营23天,共接待96万人次,不过这从另一个方面体现出迪士尼不仅在其他国家,在中国同样极具心影响力啊,但可知道优衣库与迪士尼从2009年就已经开始合作了,因为优衣库知道迪士尼从创建之初就不是为了卖游乐场、卖电影,而是卖一种乐园精神,同样优衣库与迪士尼合作可以说从来都不是为了卖商品,而是卖一种“迪士尼神经”需求啊。

  我觉得在这个新趋势下的中国服装市场,粉丝经济是需要我们服装人认真思考的问题,粉丝经济下暴漏出来的“神经消费”,是需要我们深入研究的,总之在如今这个粉丝经济与“神经消费”的新趋势下,应告别之前简单粗暴的思考逻辑,围绕这个时代的新特征维度,积极深入的去为这个维度做精神服务!

本文系中服服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如需入驻专栏请联系:陈先生:0571-85337667